生物电子、有机电子、纳米电子、柔性电子等前沿交叉领域一直备受关注。10月27至30日,第六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国际研讨会暨《柔性电子材料》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在南京召开。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致辞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宇锋在大会开幕辞中指出,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产业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已逐步发展成为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要素,开展围绕生物电子、有机与纳米电子学的国际研讨,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突破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共赢精神,互学互鉴,共同推进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和智慧引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
今年9月,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联合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柔性电子材料》正式创刊。该杂志旨在引领柔性电子及材料科学的前沿方向。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致辞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在《柔性电子材料》第一次编委会会议上致开幕辞,她指出,《柔性电子材料》国际期刊的创办是南邮在国际化发展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是南邮聚焦柔性电子与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致力于为国内外学者创立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汪联辉致辞
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汪联辉指出,先进材料团队不断拓宽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成功获批国家柔性电子基础科学中心,着力打造柔性电子领域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高地。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作题为《核酸信息材料》的报告,从核酸的结构、功能以及核酸信息的调控三个方面解释了核酸科学,以核酸检测解释了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在题为《细胞基因通路中G-四链体的生物分析化学》的报告中指出,核酸G-四链体的生物分析是揭示疾病机制、发现治疗靶点的关键,并有望将其拓展用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其他染色质靶标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聚焦生物电子、有机电子、纳米电子和柔性电子等主题,会议还设置了四个分论坛,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前沿科研成果报告,向与会嘉宾和广大青年学生分享了研究进展和科研经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日前,车质网从北京现代官方获悉,旗下全新紧凑型SUV——北京现代...
既然无法避免内卷,那么大家一起卷起来。因此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平...
3月28日,农夫山泉公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营收332.39亿...
作为浙江桐庐一带的特色小吃,酒酿馒头近几年迎来发展新势头,当地越...
魅族PANDAERiPhone妙磁壳自由金属系列上市售价139~...
近日,由运城市医师协会主办,盈康生命旗下生态成员山西盈康一生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