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度电,在城市里能做什么?在湖北省老年大学北门,有一个温暖而具体的答案。日前,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的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巧思,将建筑亮化带变为便民“光墙”,照亮游客与市民的出行路。
湖北省老年大学北门,毗邻东湖路,与湖北省博物馆一墙之隔,是附近酒店的游客以及老年大学教职工夜间通行的主要通道。而在北门转角处,和通往东湖路的长约200米的道路,入夜后却“亮不起来”。
“以前晚上从这里走,恨不得要带个手电筒。”酒店一位员工回忆,由于主干道的路灯较远,且多有遮挡,光线十分微弱,加上大门内侧转角处视线受阻,时常有机动车出入,视线盲区大,夜间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在一次常态化夜间巡查时,接到居民反映诉求,随即开展现场工作。
“我们注意到,老年大学建筑外立面本身就有夜间景观亮化带,只是平时出于节能考虑,并非每晚都会开启。”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我们讨论后,提出能否‘借’用现有资源,解决道路照明问题的想法。”
在不新增路灯、不增加管线的前提下,经过反复测算和多次试验,工作人员提出方案,仅需将北门转角两侧约40米长的建筑亮化带,从“按需开启”,调整为每天19点到21点开启即可照亮盲区。
据了解,这段LED灯光带,每晚耗电量大约在3度,按照现行居民电价测算,成本还不到2元钱。但是它带来的实际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灯光通过墙体的漫反射,形成一片柔和而不刺眼的光幕,恰好能够覆盖最关键的转角盲区域,和北门外大部分通道,既美观,又实用,实现了功能与景观巧妙融合。
“这点改变,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实事。”夜间经常从此处进出的一位市民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面看似普通的“光墙”,照亮的不仅是百米通路,更映照出城市精细化治理中所蕴含的民生关怀与智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预售13.98万起 北京现代MUFASA定名为沐
日前,车质网从北京现代官方获悉,旗下全新紧凑型SUV——北京现代...
既然无法避免内卷,那么大家一起卷起来。因此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平...
农夫山泉2022年全年营收332.39亿元 同比
3月28日,农夫山泉公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营收332.39亿...
峰仔食品第三代产品全新发布 做江南特色点心的传星
作为浙江桐庐一带的特色小吃,酒酿馒头近几年迎来发展新势头,当地越...
上市价159元:魅族iPhone14系列PAND
魅族PANDAERiPhone妙磁壳自由金属系列上市售价139~...
盈康生命旗下医院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
近日,由运城市医师协会主办,盈康生命旗下生态成员山西盈康一生总医...